选真空泵时,不用追求 “参数越高越好”,匹配需求最关键:
1.真空度匹配:
◦ 包装、吸附等场景:选粗真空泵(机械泵即可);
◦ 镀膜、精密制造:选高真空泵(干式泵 + 分子泵组合);
◦ 量子实验、太空模拟:必须用超高真空泵(分子泵 + 离子泵)。
2.抽速匹配:
抽速是 “单位时间排出的气体体积”(单位:m³/h 或 L/s),需根据目标空间体积和 “所需抽真空时间” 计算。例如:10m³ 的腔室,若想 30 分钟抽到 10⁻² Pa,需选抽速≥20m³/h 的泵。
3.介质兼容性:
◦ 抽腐蚀性气体(如盐酸、氨气):选耐腐蚀材质(钛合金、PTFE 涂层)的泵;
◦ 抽粉尘 / 液体:需加 “过滤器” 或选耐污染型泵(如液环真空泵);
◦ 医疗、食品场景:必须选无油真空泵(避免润滑油污染)。
1. 机械泵:定期换油
含油机械泵的润滑油会因吸附气体、粉尘而变质,一般每 3~6 个月换一次(若抽污染气体,1 个月需换);换油前需用 “真空泵油清洗剂” 清洗腔室,避免新旧油混合。
2. 干式泵:清洁滤网 + 检查密封
干式泵的进气滤网易堵塞,每月需拆洗 1 次;密封件(O 型圈)若老化会漏气,发现真空度下降时及时更换。
3. 避免 “空载运行”
多数真空泵(尤其是分子泵)不能长时间空载(无负载抽气),否则会导致转子过热、轴承磨损,停机前需先 “破真空”(通入少量干燥氮气)。
4. 注意环境温度
真空泵运行时会发热,环境温度需≤40℃,避免阳光直射或靠近热源;若温度过高,需加散热风扇或水冷系统。
5. 记录运行数据
定期记录真空度、电流、噪音等参数,若发现真空度突然下降、电流变大,可能是滤网堵塞或转子故障,及时检修。
1. “真空度越高越好”
没必要!例如真空吸盘只需 10³~10⁴ Pa 的粗真空,选高真空泵不仅浪费钱,还会延长抽气时间。
2. 忽视 “前级泵” 的重要性
分子泵、扩散泵等高真空泵 “无法直接从大气压启动”,必须先由机械泵抽到 10⁻¹ Pa 以下(前级真空),否则会烧毁转子。
3. 用普通泵抽 “易燃易爆气体”
抽氢气、甲烷等易燃易爆气体时,必须选 “防爆型真空泵”(电机、电路均防爆),普通泵可能因电火花引发爆炸。
4. 停机后直接断电
真空泵(尤其是磁悬浮、分子泵)停机后需等转子完全停止(一般 5~10 分钟)再断电,避免惯性损坏轴承。
1. 真空度抽不上去
◦ 先检查 “密封性”:用肥皂水涂抹管道、接口,看是否冒泡(漏气);
◦ 再检查滤网:是否堵塞,清洁后重试;
◦ 最后检查泵体:机械泵可能是油变质,干式泵可能是密封件老化。
2.运行噪音大
◦ 轴承磨损:更换轴承;
◦ 转子不平衡:可能是吸入异物,拆泵清理;
◦ 地基不稳:泵体需固定在水平地面,避免震动。
掌握这些小常识,能帮助你更合理地选择、使用和维护真空泵,减少故障,延长设备寿命